进一步搞好管道、吸尘罩、布袋等机械除尘、捕尘设施,加大抽风风速,并加强设备的经常性维护,保持设备佳运作效率,不断提高除尘效果。还可以改干式作业为湿式作业,保持工作场所相对湿润,防止二次扬尘产生,以达到相应的除尘效果。噪声是生产环境中常见的一种职业危害,有机械作业的场所,就有噪声源存在。本次调查3家陶瓷生产车间,检测了35个作业点,有95%作业点的噪声强度不符合GB21-2002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特别是粉碎、球磨、压砖、磨边、检验包装等作业场所的噪声污染较为严重。为降低作业场所生产性噪声的强度,建议用人单位要扩大厂房,存在噪声源的作业场所要相对隔离,特殊的机械要采取屏闭隔离作业,以减少噪声污染整个车间。对于不可避免的噪声作业场所,应配备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窑炉、锅炉作业场所为Ⅳ级高温作业,作业场所应相对隔开,减少人员来往,同时应加大机械通风,降低炉旁的温度。调查监测结果表明,陶瓷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存在着多因素职业危害。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加强宣传力度,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知法守法,同时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如何预防岗位职业卫生健康的措施?公益职业卫生厂家
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罚。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评审(验收)工作程序要求存在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不能作为评审(验收)组成员,具体是指哪些人?建设项目负责人承担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检测人员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单位的人员是存在直接利害关系人员,不能作为该建设项目评审(验收)组成员。全文阅读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说明为促进各地加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检查工作,现就《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监管总局令第90号,以下简称90号令)《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7〕37号,以下简称37号文)涉及安全监管部门监督检查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一、取消行政审批后,安全监管部门如何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检查?安全监管部门应当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认识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检查是职业健康监管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益职业卫生厂家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可以申请鉴定吗?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本级人民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第六条为职业病防治提供技术服务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标准、规范、执业准则的要求,为用人单位提供技术服务。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第二章用人单位的职责第八条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第九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职业卫生培训。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培训,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可参考以下文章: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评价的标准预评价标准: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63号)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9号)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20076、《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控评标准: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63号)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9号)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197-20076、《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劳动者应当在哪种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监管法规不断完善,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根据法规要求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包括较为复杂的现状评价,因为根据我国法规要求,职业危害较重或者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每三年做一次职业卫生现状评价。但是对于不太了解职业卫生的人来说,不禁要问,这法规是哪个法哪一条规定的呢?为什么的有的检测评价又是一年一次?这现状评价究竟是几年一次?我的单位又究竟暨是属于职业危害较重甚至严重的呢?天鉴检测为您一一解答。有对法规了解一点的人士,会发现职业卫生基本法规《职业病防治法》中通篇没有现状评价的要求,无论是旧版本还是新版本的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订版都没有,那为什么还是要做呢?因为在之前,职业卫生移交到原来的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后,安监部门有发布了《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47号令),其中第二十条规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是什么?惠城区职业卫生均价
工会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公益职业卫生厂家
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当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应当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告知内容与警示标识。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不得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确保防护用品有效,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或者已经失效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第十七条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公益职业卫生厂家